【手工皂問題】MP皂、CP皂、HP皂,到底是什麼?

by Nelly Tsai
0 留言

手工皂的製作方式常見分成三種類型:

  • MP皂 (Melt & Pour)
  • CP皂 (Cold Process)
  • HP皂(Hot Process)

這三種類型的皂有各自的優缺點與適合的狀況,什麼樣的皂比較適合親子操作?什麼皂是可以依照需求量身訂做? 不同皂又有什麼不同之處?我們一起來學習吧!

MP皂是將皂基融化後再倒入模型中。通常會添加色素調色、加入精油或香精改變氣味、倒入不同模型改變它的造型,所以MP皂可以很簡單也可以非常多變,是很適合親子製「皂」的選擇。除了材料方便取得、不需要使用強鹼,更誘人的是製皂後可以馬上使用!

CP皂是利用油脂加強鹼進行皂化反應而製得肥皂,油與鹼的混合溫度不高於45℃,反應後也不進行鹽析作用,所以可以保留皂化反應產生的甘油,讓CP皂保濕度提升。

CP皂可以針對不同的膚質,選用不同的油脂製作肥皂,所以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配方,但肥皂需經過4~8週的晾皂過程才能使用。

目前市面上所謂的手工皂大多都是指CP皂,若要進行”渲染”,通常也是指CP皂。

HP皂也是利用油脂加強鹼進行皂化反應而製得肥皂,所以也可選用不同的油脂製作出不同特性的肥皂。相較於CP皂,HP皂顧名思義是反應溫度較高(通常於60℃以上),在油脂與鹼攪拌混合的過程中,會持續以外部熱源加熱,加速其皂化反應,製作完成後即可使用,減少等待晾皂的過程。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可以按”Ctrl+D”收藏,也可以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喔!

You may also like

留言